12月1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会长、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先生应邀来我校为“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木雕传承人(温州大学)研习班”讲学,为学员们作了一场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专题讲座。
讲座中,刘魁立先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并从文化的分类入手,指出非物质文化的“可共享性”、“活态性”、“以人为载体”的性质与特点,并围绕这三个特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说明,进一步提高了学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理解。接着,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宗旨和一系列措施进行解读,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提出,不仅对我们中国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世界各民族积极参与和推进人类文化发展进程、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
刘魁立先生特别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和最首要的任务就在于尊重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鼓励和支持其积极有效传承活动。认为:文化传承的意义在于培固民族文化之根、发扬民族精神之魂,这既是对我们民族复兴大业做出的贡献,也是对人类的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热情提问,刘先生耐心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
刘魁立先生简介
刘魁立,汉族,1934年生于河北省。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新疆大学客座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民间文学论坛》主编、中国社科基金评审组成员(1986-1995)等职。现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亚洲民间叙事文学学会(afns)会长、世界民俗学者组织(ffn)全权通讯会员、俄罗斯科学院民间文学委员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职。